上世纪80年代国内出现了一种特殊群体,倒爷。
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以价差为核心牟利点,他们在各地市场进行商品的倒买倒卖。其中,有人是合法捕捉商机,促进商品流通。有人则是非法牟利,投机倒把。
倒爷,因而成了一个毁誉参半的名号。
延伸到当下互联网语境,电商市场存在一批与时俱进的“倒爷”——无货源店铺。
不备货、不囤货、不发货,秉承三不原则,无货源店铺从其他店铺、其他平台搬运商品,然后等待消费者拍单,由上级卖家发货,自己则从中赚取差价。
该玩法存在已久,本无可批判,业内还有阿里巴巴等专门的货源平台为商家提供一件代发等服务。可是,随着电商行业车轮向前,一些变化悄然发生。由无货源经营而起的消费者投诉屡见报端,淘宝、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也都已着手进行专项整治。
这让蜜桃成人网站入口不得不重新审视无货源店铺的去与留。
网购退货风波,中间商现形
北京朝阳的小蒙最近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就一块多的差价,至于把事情搞得这么麻烦吗?”小蒙买了一单保鲜袋,9.9元包邮。到手发现卖家发错了货,跟对方协商后决定退货退款。
她本以为这笔订单会就此结束,可实际上,曲折的退货之旅才刚刚开始。
申请退货没几分钟,卖家打来电话,“卖家意思是我申请时选错了原因,平台可能会(因此)罚他钱,所以让我改一下申请,选‘不想要’就可以正常退货。但问题是,我本来选的就是这个选项。”
两边的说法对不上,小蒙和卖家加了微信,互发截图后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卖家说的情况属实,小蒙的操作确实没问题,难道是系统出bug了?
陷入僵局之际,卖家问了一句,“您下单的店铺名叫什么?”
小蒙仔细看了眼订单,下单的店铺和正在聊天的店铺,竟然不是同一家。作为一名已网购多年的老剁手党,事情到这里已经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
“破案了,又是一个从我这里搬货的”,卖家表现得倒是淡定,“以前也有人要跟我合作分销,让我代发,这次他想两头通吃,一边跟买家赚差价,一边从我这里要赔偿,真是第一回遇见。”
退货风波就此告一段落,由此蜜桃成人网站入口基本看清了无货源店铺的经营模式:消费者下单,无货源店铺以中间商的角色在全网同款里搜罗价格合适的上家,再直接以消费者的订单信息拍下,如此就能完成一笔看上去很正常的交易。
而且,中间商的“牵线搭桥”并不局限于统一平台之内,跨平台操作也是常事。
第三方消费者维权平台上也能搜到不少水蜜桃视频APP成人。如网友“黄佳慧”在黑猫投诉平台发起投诉,淘宝买的短袖拼多多发货,包裹里附有一张拼多多的好评返现小卡片,两家价差十多块,但卖家拒不承认相关操作。
A店铺下单,B店铺发货。A平台下单,B平台发货。类似的消费者投诉隔三岔五就上个头条,原本隐藏在订单背后的中间商便浮出水面。
无货源店不请自来,上家怎么看
“下单和实际发货的店铺、平台不一致,只有两种情况,第一,卖家在淘宝、京东、拼多多都有店,发货的时候没有专门去做区分。第二就是无货源赚差价,商家没有备货,在货源供货的基础上加价销售。”
在多家平台开有网店的东瀚透露,“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因为不同平台之间的发货系统互不相通,比如拼多多的快递单号在淘宝就是无法录入发货信息的。此时行业潜规则是出两个单号,一个专门用于录入系统,另一个才是真正的发货物流。
可以说,跨店铺、跨平台发货一定是卖家有意而为之。第一种情况下,卖家如果跨平台成单实际上是在变相地给自己找麻烦。所以,上述争议订单的背后往往就是无货源店铺在利用信息差赚差价。
“刚有淘宝时就有无货源店,市场一直默许这些店铺的存在,对于上家来说,这些店铺能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