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黄金时间取栓抢救中风!嘉基动脉内血栓移除术成功救命

黄金时间取栓抢救中风!嘉基动脉内血栓移除术成功救命

黄金时间取栓抢救中风!嘉基动脉内血栓移除术成功救命

记者黄韵涵/综合报导

根据统计,台湾每47分钟就有一人死于中风脑血管疾病,高居国人十大死因前五名已逾10年,其中八成是缺血性中风,二成是出血性中风。因中风而失能比死亡更可怕,超过一半的病患需要照顾,或无法再从事原来的工作,对病患和家属来说,是心理、经济上长期的沉重负担。当发生缺血性中风时,施以动脉内血栓移除术可提升中风后三个月的良好预后率。

72岁的林女士日前在家中客厅看电视时,突然感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家属发现立即拨打119求救。林女士到院时左侧手脚几乎无法举起、口齿不清且意识不清,经嘉基影像医学检查确认为基底动脉阻塞导致的缺血性脑中风,先经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接着进行动脉内血栓移除术取出阻塞血块,在发作3小时内打通血管,术后恢复顺利,出院时仅有脸部麻木感与些微左手无力,其余与正常人无异。

嘉基神经内科苏建瑜医师表示,基底动脉阻塞是预后最差的几个中风位置之一,而基底动脉主要供应通往脑干的血流,脑干不仅是脑与脊髓之间讯息传递的通道,也是生命中枢,控制着心搏、呼吸,因此以往脑干中风后的患者大多会肢体无力、吞咽困难、表达能力受限等严重失能状况,甚至成为植物人。目前早期发现的缺血性脑中风,主流治疗方式为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及动脉血栓移除术。这些大动脉的中风,使用血栓溶解剂的打通率较差,而施以动脉血栓移除术,则可达七成至九成的再通率,相对提升中风后三个月的良好预后比例。

苏建瑜指出,动脉内血栓移除术像是心导管一样,伤口很小,经由鼠蹊部血管将导管送至阻塞处,用吸取或支架抓取方式移除血栓,防止血流受阻对脑部造成危害。但并非所有缺血性脑中风病患都适合接受取栓,只有在中风后6到24小时之内抵达医院、颅内大血管阻塞,且坏死的范围不能太大,才适合接受取栓治疗,而即使按照治疗指引进行取栓治疗,仍有约一成的脑出血甚至死亡的风险;约有三到四成的患者3个月后能恢复到可独立生活。

“重点是时间!”苏建瑜强调。从症状发生到血管打通的时间越短,症状改善的机会就越大,但统计发现,缺血性中风病患能在2小时内到院的比例大约只有20%。加强宣导以让大众能够早期察觉中风症状并提早送医。另一个重点则是预防,中风的危险因子除了三高以外,还有“体质问题”。而这里的体质,代表着那些常规身体检查不一定会检查得出来的项目,例如心律不整、感染、风湿免疫疾病、癌症、少见的遗传疾病。因此,若有不明原因的剧烈头痛、突发性的视力问题、步态不稳等症状,或家族中有人很早就出现中风、失智等情形,建议至神经内科做进一步检查。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