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谷丰登 [ wǔ gǔ fēng dēng ]
解释 五谷:指稻、黍(小米)、稷(高梁)、麦、菽(豆)泛指粮食作物;丰登:丰收上场打晒。形容农业丰收年景。
出处 《六韬 龙韬 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2秋高气爽 [ qiū gāo qì shuǎng ]
解释 形容秋季天空晴朗;气候凉爽宜人。
出处 唐 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暗风吹乱蛩悲咽。”
3春华秋实 [ chūn huá qiū shí ]
解释 华:古同“花”。春天盛开的花;秋天结的果。比喻文采和德行。有时也比喻学问和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邢颙传》:“(君侯)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4春兰秋菊 [ chūn lán qiū jú ]
解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各自在自己开花的季节显示出秀美。比喻各擅其美;各有所长。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歌 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洪兴祖补注:“古语云: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5天朗气清 [ tiān lǎng qì qīng ]
解释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6秋风过耳 [ qiū fēng guò ěr ]
解释 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出处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7岁丰年稔 [ suì fēng nián rěn ]
解释 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亦作“岁稔年丰”。
出处 唐·陆长源《上宰相书》:“今岁丰年稔,谷贱伤农。诚宜出价以敛籴,实太仓之储。”
8春花秋月 [ chūn huā qiū yuè ]
解释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出处 南唐 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9五谷丰熟 [ wǔ gǔ fēng shú ]
解释 见“五谷丰登”。
出处 《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10金风送爽 [ jīn fēng sòng shuǎng ]
解释 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出处 鲁迅《孔诞祝圣言感》:“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11一叶知秋 [ yī yè zhī qiū ]
解释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12时和岁稔 [ shí hé suì rěn ]
解释 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
出处 《南齐书 王敬则传》:“救民拯弊,莫过减赋。时和岁稔,尚尔虚乏,傥值水旱,宁可熟念?”
13年丰时稔 [ nián fēng shí rěn ]
解释 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今岁倒也年丰时稔,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
14岁稔年丰 [ suì rěn nián fēng ]
解释 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同“岁丰年稔”。
出处 明 无名氏《十样锦》第四折:“今日个君圣臣贤治,化育的岁稔年丰快。”
15雁过留声 [ yàn guò liú shēng ]
解释 比喻留名声于身后。
16雪兆丰年 [ xuě zhào fēng nián ]
解释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古人云:‘雪兆丰年’。”
17麦秀两歧 [ mài xiù liǎng qí ]
解释 亦作“麦秀两岐”。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出处 《东观汉记》:“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秀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欺。”
18仓箱可期 [ cāng xiāng kě qī ]
解释 仓:仓库;箱:柜子;期:期待。丰收大有希望。
出处 《诗经·小雅·甫田》:“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
19麦穗两歧 [ mài suì liǎng qí ]
解释 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20年丰岁稔 [ nián fēng suì rěn ]
解释 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出处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30回:“所以武后篡位二十余年,年丰岁稔,政治不乱,皆仁杰一人之功也。”
21麦秀两岐 [ mài xiù liǎng qí ]
解释 见“麦秀两歧”。
22穰穰满家 [ ráng ráng mǎn jiā ]
解释 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出处 《史记·滑稽列传》:“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23瑞雪兆丰年 [ ruì xuě zhào fēng nián ]
解释 瑞:吉利的。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出处 曲波《桥隆飙》十九:“俗语道:‘瑞雪兆丰年’,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
24不远万里 [ bù yuǎn wàn lǐ ]
解释 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出处 晋 王嘉《拾遗记》第六卷:“门徒来学,不远万里。”
25满载而归 [ mǎn zài ér guī ]
解释 满:满满地;载:装载;归:返回。东西装得满满地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也作“捆载而归”或“满车而归”。
出处 宋 倪思《经鉏堂杂志》:“里有善干谒者,徒有而出,满载而归,里人无不羡之。”
26风调雨顺 [ fēng tiáo yǔ shùn ]
解释 调:调和;配合得均匀合适;顺:适合需要。形容风雨及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现比喻客观条件有利。
出处 《旧唐书 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27乐不可支 [ lè bù kě zhī ]
解释 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28人才辈出 [ rén cái bèi chū ]
解释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辈出:成批地连续出现。有才能的人一批接一批涌来。形容人才一批接一批不断涌现。
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29国泰民安 [ guó tài mín ān ]
解释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出处 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30天下太平 [ tiān xià tài píng ]
解释 全国或世界局势稳定。形容社会安定;秩序良好。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仲尼燕居》:“言而覆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夫是天下太平也。”
31太平盛世 [ tài píng shèng shì ]
解释 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时代。比喻非常兴盛安定的社会。太平:社会安定。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余谓太平盛世,元夕张灯,不为过侈。”
32晴空万里 [ qíng kōng wàn lǐ ]
解释 晴空:晴朗的天空。形容天空晴朗,没有一点云彩。
出处 曹靖华《碧海墨林油香飘》:“这里却像中国仲秋的天气,秋高气爽,晴空万里。”
33大有希望 [ dà yǒu xī wàng ]
解释 指做成某事或实现某种愿望的可能性很大。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我想他觉得坏,只怕倒合了那些大考官的胃口,倒大有希望哩!”
34时和年丰 [ shí hé nián fēng ]
解释 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出处 《诗经 小大雅谱》唐 孔颖达疏:“万物盛多,人民忠孝,则致时和年丰,故次《华黍》,岁丰宜黍稷也。”
35丰年稔岁 [ fēng nián rěn suì ]
解释 稔:指庄稼成熟。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出处 元·刘唐卿《降桑椹蔡顺奉母》第一折:“八方肃靖,东夷西戎仰化,南蛮北狄归降,贡麟凤献瑞呈祥,产禾苗丰年稔岁。”
36白鱼入舟 [ bái yú rù zhōu ]
解释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出处 《尚书大传》第三卷:“八百诸侯俱至孟津,白鱼入舟。”
37麦穗两岐 [ mài suì liǎng qí ]
解释 ①一麦两穗。旧时以为祥瑞,以兆丰年。亦用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