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菊花田里,阳光明晃晃地照着,蜂蝶翻飞,怀菊花散发的清苦的药香,弥漫在温暖的空气里,十分好闻,令人凝神静气。
不知道,老陶是不是这样“采菊东篱下”的?他种的菊花,应该不是这种药菊花吧。
就在菊花田边的空地上,采摘的怀菊花进行晾晒,我头一次见到这么多的花,肆无忌惮地摊在地上,蜜蜂贪婪地吸吮花蜜。
不用担心,这些小虫,会在分拣这一步被晃晕出去。而蜜蜂和蝴蝶的存在也恰恰说明了这块花田的丰饶,这块菊花田里不仅有菊花,还野生许多的荠菜。
比如这个时候,就会有人在菊花田里挖荠菜。就是这么野放,无污染,纯天然。
温县的菊花,大部分都是通过这种小而精的劳作模式出产的,前面的采摘,也都是本地的人纯手工采摘,他们熟知菊花的习性,知道天时地利,在什么时候采摘才最合时宜。
分拣后,菊花们大小适中,种类齐全地排着队进屋子里进行下一步,杀青。
这是温县的传统古法之一,通过高温的蒸汽,杀青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防止烘干过程中变色。
同时散发青臭味,有利于良好香气的形成。
通过杀青一关的菊花们,就要进入另一间小屋子了,烘干。
一排排的菊花摆在温度如盛夏的屋子里,像黄色的小怀菊花,需要在温度30-40度烘干72个小时,也就是三天三夜。
在这个过程中,有专门的控温机器,但机器总是没有人的经验足,种菊花的大叔像照看孩子一样,经常进屋子里查看菊花的状态,调节温度。
这样出来的怀菊花,药效才最好,成色才好看,一朵菊花,可以在开水里绽放出完整的花朵,漂亮极了。
黄色怀菊花也是在温县产的胎菊、金丝皇菊、杭白菊等菊花中,最好喝的。每一朵菊花都不能掉渣,掉瓣,所以无论在加工,还是运送,都需要格外小心。
800斤新鲜怀菊花,只能烘干150-160斤的成品,最后烘干后,还要在进行手工筛选。在这个过程中,全靠经验。
为啥怀菊花要这么小心地呵护?遵循如此严格的传统?
怀菊花与其他菊花不同的一点,它是“四大怀药”之一啊。
温县风水有多好,
怀菊就有多好
很多人知道菊花可以入药,有明目清火的功效,而药菊花的始祖就是怀菊花。根据中医的传统经验,明目用白菊花,散风清热用黄菊花。
怀菊花指的是焦作的孟州、沁阳、温县、博爱、修武等地方出产的菊花。从药用价值来看,怀菊花是各类菊花之首,其次才是安徽“亳菊”、“滁菊”、浙江“杭菊”、四川“川菊”、山东“济菊”。
去年给我叔的菊花,就是黄色的怀菊花,他常年酒肉,一身毛病,高血脂、还有痛风,很痛苦,长期喝菊花,发现对痛风有好处,就不断地让我婶回购。
说实在的,办公室的90后们,真没想到自己也有泡菊花枸杞山药的一天。肝了一通宵策划的时候,一杯菊花茶是真的舒服不少。
也许这就是成熟的标志吧。懂得自己照顾自己,大家都在为生活奔忙,没病也要打打预防针。
说个我自己的故事,说起来令人后怕,就是某一天感觉头晕,医生就建议做个脑部的磁共振,看看是不是脑部问题。
万幸的是,检查结果出来没事,就是花了1800,还不能报销的那种。
从此我就更怕死了。年轻不是本钱,常年熬夜,猝死可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扯回来,其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