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走近日本的医生,学费贵吗?收入高吗?要当上医生有多难?

走近日本的医生,学费贵吗?收入高吗?要当上医生有多难?

目前,日本拥有80所医科大学,医学部定员数为8000余人。其中,私立医科大学29所,其余为国立和公立医科大学。录取分数最高的是东京大学医学部。

高收入背后的艰辛

医学部的教育年限全部是6年制。而且在日本所有的大学中,医学部的学费堪称“最贵”。国立、公立大学6年的学费总额为350万~360万日元,折合成人民币是20多万元;私立医学部6年学费为2000万~近5000万日元,折合成人民币约130万~300万人民币。此外,书籍费和生活费另算。

然而高昂的学费却算得上是“价有所值”,执业医生的的收入和地位一直位列日本各行业的榜首。国民平均年收入为400万~500万元,开业医生的平均年收入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平均2086万日元。

医生毕业后,研修期间初期年收为500万~800万;研修后期为800万~1200万;研修结束后,进入大学附属医院,收入大约在700万~900万。大学附属医院,特别是像东京大学这样一流的大学出来的医生,社会地位高,而工资却相对较低。

相反,私立医院的医生收入相对高一些,平均年收入大约在1000万~1500万,进一步如果取得了专业医师资格,会达到1500-1800万,院长的收入大约是2000-2500万左右。单从收入上看,这比在医科大学行医要多,在大学任职的医学教授收入也只有1200万~1400万。据说,东京大学教授工资收入最低。

收入最多的是自由开业医生。如果选择自己开业,一般年收入在2000万~3000万左右,高者达到5000万~6000万,美容外科等院长可以达到5000万~7000万日元。

不过,这份“黄金收入”并不好赚。就在2004年,日本实施了“新人医师初期临床研修义务化制度”,即医科大学毕业考取医生执照后,要在指定医院进行临床轮转2年。学业可以说近乎是8年,周期较长。

医学部的教育年限全部是6年制。而且在日本所有的大学中,医学部的学费堪称“最贵”。国立、公立大学6年的学费总额为350万~360万日元,折合成人民币是20多万元;私立医学部6年学费为2000万~近5000万日元,折合成人民币约130万~300万人民币。此外,书籍费和生活费另算。

然而高昂的学费却算得上是“价有所值”,执业医生的的收入和地位一直位列日本各行业的榜首。国民平均年收入为400万~500万元,开业医生的平均年收入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平均2086万日元。

医生毕业后,研修期间初期年收为500万~800万;研修后期为800万~1200万;研修结束后,进入大学附属医院,收入大约在700万~900万。大学附属医院,特别是像东京大学这样一流的大学出来的医生,社会地位高,而工资却相对较低。

相反,私立医院的医生收入相对高一些,平均年收入大约在1000万~1500万,进一步如果取得了专业医师资格,会达到1500-1800万,院长的收入大约是2000-2500万左右。单从收入上看,这比在医科大学行医要多,在大学任职的医学教授收入也只有1200万~1400万。据说,东京大学教授工资收入最低。

收入最多的是自由开业医生。如果选择自己开业,一般年收入在2000万~3000万左右,高者达到5000万~6000万,美容外科等院长可以达到5000万~7000万日元。

不过,这份“黄金收入”并不好赚。就在2004年,日本实施了“新人医师初期临床研修义务化制度”,即医科大学毕业考取医生执照后,要在指定医院进行临床轮转2年。学业可以说近乎是8年,周期较长。

“医生荒”与政府对策

日本医学生定员设计也不尽合理。1970年,政府计划将医学部的定员由当时的4300人增加到6000人,并且保证每个县都有一所医科大学。该项举措导致1970年到1981年的12年中,日本增加了33所医科大学,定员数达到8360人。

政府对社会需求数量的预估也有问题。1986年政府在计划预测报告中指出,“2025年将有一成过剩”。同时为了节约培养医生的花费(在日本,培养一名医生,国家需要投入1亿日元,约600万RMB),日本对医学生人数进行了计划性削减,当时的目标是到1995年为止削减10%,结果是1993年定员为7725名(实际削减7.7%)(如下图所示)。1997年政府根据上述情形还制定了进一步削减目标。

实际上,日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医生数量不足的问题(厚生劳动省估计缺少14万人)。预计的失误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上世纪80-90年代,国际上对医生的社会需求量,多数以人口比来计算的。每千人口需要几名医生这种形式,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社会老龄化加重。老年人均就医次数比一般人高几倍,而且诊疗时间长,这就导致医生数量相对不足。

OECD国际合作开发机构在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千人口数中,医生人数为1.50人,美国为2.46人,英国2.81人,德国为3.84人,意大利4.10人,而在日本,每千人口数的医生仅为2.21人,在国际中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日本医疗还面临着医师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在诸多学科中,如皮肤科、泌尿科、眼科和骨科医生正在逐年增多,而外科、产科医生由于诉讼风险大并且相对辛苦,人员总数一直在减少。而且,在日本女性医生占医生总数的18%,很多女性结婚后特别是分娩后,上时间脱离医生职业,这也导致临床医生更加缺少(如下图所示)。

对此,在政府要求下,各医科大学在不增加学部数量的基础上,由原来的每校100人定员扩招10%,加上定向培养,现有医科大学的招生数量达到近120名。然而,考虑未来的供需关系,各大学经营方及医科大学协会对于政府的扩招要求,一直持消极态度。

在日本,医生为终身制,没有退休期限。老医生还没有退休时,又有新医生不断补充,据估计,2025年日本医生数量将达到32.6万人,达到供需平衡,日本的“医生荒”也会逐步缓解。

日本医学生定员设计也不尽合理。1970年,政府计划将医学部的定员由当时的4300人增加到6000人,并且保证每个县都有一所医科大学。该项举措导致1970年到1981年的12年中,日本增加了33所医科大学,定员数达到8360人。

政府对社会需求数量的预估也有问题。1986年政府在计划预测报告中指出,“2025年将有一成过剩”。同时为了节约培养医生的花费(在日本,培养一名医生,国家需要投入1亿日元,约600万RMB),日本对医学生人数进行了计划性削减,当时的目标是到1995年为止削减10%,结果是1993年定员为7725名(实际削减7.7%)(如下图所示)。1997年政府根据上述情形还制定了进一步削减目标。

实际上,日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医生数量不足的问题(厚生劳动省估计缺少14万人)。预计的失误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上世纪80-90年代,国际上对医生的社会需求量,多数以人口比来计算的。每千人口需要几名医生这种形式,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社会老龄化加重。老年人均就医次数比一般人高几倍,而且诊疗时间长,这就导致医生数量相对不足。

OECD国际合作开发机构在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千人口数中,医生人数为1.50人,美国为2.46人,英国2.81人,德国为3.84人,意大利4.10人,而在日本,每千人口数的医生仅为2.21人,在国际中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日本医疗还面临着医师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在诸多学科中,如皮肤科、泌尿科、眼科和骨科医生正在逐年增多,而外科、产科医生由于诉讼风险大并且相对辛苦,人员总数一直在减少。而且,在日本女性医生占医生总数的18%,很多女性结婚后特别是分娩后,上时间脱离医生职业,这也导致临床医生更加缺少(如下图所示)。

对此,在政府要求下,各医科大学在不增加学部数量的基础上,由原来的每校100人定员扩招10%,加上定向培养,现有医科大学的招生数量达到近120名。然而,考虑未来的供需关系,各大学经营方及医科大学协会对于政府的扩招要求,一直持消极态度。

在日本,医生为终身制,没有退休期限。老医生还没有退休时,又有新医生不断补充,据估计,2025年日本医生数量将达到32.6万人,达到供需平衡,日本的“医生荒”也会逐步缓解。

作者:赛序波

摘自:医学考试数字人卫

想考取日本的医师资格

日本厚生劳动省规定,在国外正规医科大学毕业的医生或者医学生要想考取日本的医师资格时,首先必须经过厚生劳动省对其参加考试的资格进行认定:

一、认定的结果有3种:

1. 可以直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師国家試験)。

2. 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预备考试(医師国家試験予備試験),不能直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師国家試験)

3. 没有通过认定,两种考试均不可以参加。

二、那么两种考试的资格认定,有什么区别呢?下面看看两种考试资格认定的书面审查基准:

从上面的审查基准,大家可以看到,日本执业医师考试资格的认定,重点审查的是本科学历,本科毕业证如果写的是6年学制,有中国医师执照可以直接申请国家考试。基本途径是先考取日语一级,通过日语诊疗口语测试,再直接参加国试,然后轮转2年,就可以正式在日本行医了。

毕业证如果写的是5年学制,基本都是从预备考试开始考,毕竟是有学时的限制。必须要先参加预备考试,通过之后,还要进行1年以上的诊疗和公共卫生的实际操作,之后才能参加国家考试,也就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三、申请材料:

以下申请材料需要向日本厚生劳动省医政局医事科考试免许室提出。每年3月末及7月末是是申请的截止时间,申请截止后开始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1. 执业医师考试参加资格认定申请书

2. 履历书

3. 住民票、在留卡、户籍抄本、护照(以上4个只需提交一个即可)

4. 医师诊断书

5. 照片

6. 在国外的医师资格证复印件

7. 毕业院校的毕业证书复印件或毕业证明书

8. 毕业院校课程履修及课程履修时间数的说明文件

9. 日语能力考试N1的成绩单及合格证书的复印件

10. 根据需要还有可能需要提交以下资料(A.出身校毕业后期间从事医学教育或从医所属单位开具的在职或离职证明;B.医师资格取得相关的法律依据和条文框架等;C.出身校的介绍说明册子等)

1. 执业医师考试参加资格认定申请书

2. 履历书

3. 住民票、在留卡、户籍抄本、护照(以上4个只需提交一个即可)

4. 医师诊断书

5. 照片

6. 在国外的医师资格证复印件

7. 毕业院校的毕业证书复印件或毕业证明书

8. 毕业院校课程履修及课程履修时间数的说明文件

9. 日语能力考试N1的成绩单及合格证书的复印件

10. 根据需要还有可能需要提交以下资料(A.出身校毕业后期间从事医学教育或从医所属单位开具的在职或离职证明;B.医师资格取得相关的法律依据和条文框架等;C.出身校的介绍说明册子等)

四、日语诊治能力的调查(执业医师资格预备考试不需要)

外国人在日本行医需要具备十分强大的日语交流能力,因此需要考察申请者是否具备这样的日语能力。

具体说,根据病例和观察到的病患病情等医疗情报、检查以及治疗计划的制定、以及诊断书的做成,这些方面考察申请者是否具有和日本医学部毕业生有同等能力。

日语诊治能力的调查满分100分,60分合格,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任何一位调查委员对任何一个单项给出零分,则最终不合格。

五、时间安排:

1.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资格认定所要经历的审查有:

书面材料审查和日语医疗诊治能力的审查。

书面审查在每年的3月下旬或7月下旬

日语医疗诊治能力调查在每年的10月到11月之间

如果被认定为有资格,第二年2月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2.具有参加执业医师资格预备考试的资格认定所要经历的审查有:

书面审查在每年的7月下旬或3月下旬

如果被认定为有资格,可以在6月到11月期间参加执业医师资格预备考试

考试合格者,还要参加1年以上的诊疗和公共卫生的实际操作,之后才能参加2月的日本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更详细的内容,可以看厚生劳动省官网:

http://www.mhlw.go.jp/topics/2012/05/tp0525-01.html

下面是2017年日本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试题,可以感受一下:

http://www.mhlw.go.jp/seisakunitsuite/bunya/kenkou_iryou/iryou/topics/tp170425-01.html

作者 锐晋医学

不得不说,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绝对是学霸,这绝非浪得虚名。毕竟不管在哪个国家,想要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大夫,都绝非易事。不过,但大概也没有哪个国家能比日本还要难了吧。

这么说是有证明的,2015年日本冈山县的仓敷中央医院就对新招的研修医进行了一场「另类」的录取考试,看完你就该知道,日本的医生,一个简单粗暴的「学霸」,是不足以概括的。

在日本,成为一名医生需要经历什么。

在日本,国立,公立,私立的大学都设有医学部,医学部与普通学科不同,一般被设定为6年制。学习「病理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一系类的医学课程到解刨实习。

医疗界是有规培制度的,而日本的规培制度相对于我国而言,是比较完善和系统化的。除此之外,我国和日本的医生相对于欧美国家而言,还是比较缺乏的。

在日本,每千人口数的医生仅为2.21人,在国际中处于较低的水平,厚生劳动省(俗称日本卫计委)估算缺少医生14万人。随着日本少子化和高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医生短缺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日本政府一方面希望高校增加医学部的招生数量,另一方面则努力提高年轻医生的待遇水平。

01

入门

要当医生,首先得考入医学院。

在日本,医生是个收入和社会地位都很不错的职业,所以日本医学院的招分比其他专业高得多,这一点从入学偏差值就能体现。比如京都大学普通专业的偏差值为63~67,而北海道旭川医科大学医学院的偏差值则高达69。

这么说大家可能没有概念,拿中国的学校举个例子——未来的某一天,北京大学普通专业分数线650,而一所非985非211大学的医学院招分要690,大家感受一下。

日本大学分为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本科一般专业都是四年制,医学、齿学、药剂师和兽医这四个专业是六年制。医学专业没有硕士课程,只有博士。但是医学院还有“医科学”专业,类似国内的基础医学,这个是有硕士课程的。

费用:学医六年,公立大学需要花费约350万日元(约21万人民币),而私立大学则是2000~5000万日元(约120万~300万人民币)。

在日本的医学院,第一年为一般教育课程,第二年为基础医学课程,第三年开始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临床课程学习结束后,要参加日本厚生省组织的统一考试,通过者才能进入临床实习阶段。从第五年开始进行为期一年或一年半的临床实习。在第六年的最后阶段,要准备日本国家医师资格的考试(从源头上避免出现中国国内硕士生或博士生无证行医的尴尬)。毕业后,医学生们会在指定的医院接受研修医培训。

02

进学

中国目前每年本科毕业的医学生大约有50~60万人,根据这些年的数据,选择读研的比例非常高,一般的医科院校中,选择读研的比例大约占到60%以上。而与中国广大医学生选择考研的做法不同,日本医学生在毕业后很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日本医院对于医生晋升没有SCI、课题或者基金数量方面的要求。上图是日本某帝国大学(约等于中国985院校)2008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该届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一共98人,只有1人选择了继续深造,其他人毕业后都直接工作了。当然,如果在中国,本科毕业后都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估计读研的人数也会大幅下降。

03

研修

根据日本的相关法律法规,医学生在毕业后需要进行研修医培训。狭义的研修医一般指的是前期研修医(2年左右),广义的研修医的是前期研修医+后期研修医(3~5年),大体类似于中国的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

对于大部分年轻医生来说,最关心的就是待遇问题;而待遇中,最重要的则是能拿到多少收入。根据日本新的临床研修制度,月薪30万日元(约合16000人民币)是基准线,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的研修医的月薪在30~40万日元之间,私立医院的月薪大多在50万日元以上,另外日本收入结构中,每年会有2~4个月的年终奖。作为对比,日本一般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月薪一般在20~25万日元之间。

另外,为了平衡各地的医疗水平,防止医生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扎堆,鼓励年轻医生到乡村地区执业,厚生劳动省提高了一些边远县的研修医收入标准,像在北海道、青森、福岛和长野这些县,研修医的年收入一般在700万日元(约合39万人民币)以上。

而在研修医培训之后,医生的收入则会有进一步提高。日本医生的平均收入为1141万日元(约合63万人民币),而如果是自己开诊所的话,年收入往往在2500~3000万日元以上。

04

保障

除了收入之外,工作时间、休假、保险等福利也是保障年轻医生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

上图是山形县一家私立医院的研修医招聘通知,年收入第一年是770万日元(约合43万人民币),以后逐年递增,值班费、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补贴另外支付,每天工作时间从8:30~17:30,周末双休,有保险和年金,每年由医院提供至少两次参加学会的机会,享受10~20天的带薪年假。

从上可以看出,相比于我国,日本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规培体系,无论是教育制度还是福利保障,都具有明显优势。当然啦,相信咱们中国也会很快发展起来,体系也会越来越完善。

综合摘自:医学考试数字人卫,锐晋,

Lifeshine,腾讯视频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属原作者

文章源于授权作家或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查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