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寺庙的人,很多都知道,和尚们见面打招呼,会双手“合十”。“合十”在古代中国是没有的,这是从古印度传过来的一种问候方式,也是佛教所特有的一种手势。
不过,虽然大家对“合十”见怪不怪了,但有漏君敢肯定,很多人对“合十”的认识是有偏差的,而且,“合十”背后的含义,恐怕也很少有人能说出来。
“合十”又称“合掌”,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一系列肢体动作,端正仪容、清净身心,以自在宁定的身心状态修持佛法。
“合十”不是随随便便的合上手掌,而是:手指并拢,合起双掌,手肘自然弯曲,置于胸前约呈四十五度,双眼下垂,目光注视双掌的指尖,凝神静气、排除妄心杂念。
而其实,出家人见面时候礼节性的动作,应该称作“问讯”而不是“合十”。
佛教徒见面问安问讯时,先要合起双掌,让目光注视中指指尖,然后向下弯腰约九十度,而当准备直起身子时,“合十”的双手,左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同时盖住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而大拇指、食指指尖轻轻接触,食指与大拇指略呈三角形,好像一朵待放的莲花。双手保持这个姿势,经过胸前,一直举高至眉心(不可触到额头),随后再轻轻将手放下,在胸前回复“合十”的姿势,之后放下双掌。
这一套礼节十分复杂,绝对配得上古代中国“繁文缛节”的传统。
展开全文在《妙法莲华经·譬喻品》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严。”这便是佛经里对这种“合十”、“问讯”礼节的一小段记载。
古印度人认为,人的右手为神圣洁净之手,左手则为染污不净之手(这点与我国古代认为右手大人故行礼以左手压右手相近),因此,若行礼时将左右手合二为一,则可视为将洁净一面与染污一面合一,借此比喻无善无恶(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本来面目。
这种习俗,随着佛教的传播而进入中土汉地,并成为出家人特有的一种问候方式,今天更是成了佛教徒的一种身份标签。
“合十”作为佛教徒特有的一种姿势,其中包含着佛教的追求:止息妄念、修行圆满。
有些人在见到出家人“合十”的时候,也学着做“合十”的动作。不过,就像敬礼如果不标准可能起不到庄严的效果,“合十”不规范的话,同样会失去这个行为应有的意义。
所以说,修佛之人在“合十”(以及“问讯”)的时候,动作得依照着规范来,这样,才有助于止息妄念,达到“合十”的目的。
作者微信:13989890347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