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2023年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在京召开。多位院士专家对2023年度食品安全与健康九大热点进行了深入解读。
热点一:预制菜
——资本狂热追逐下的冷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朱蓓薇:
随着“宅经济”“懒人经济”的快速发展,预制菜产品增长迅速。但产业迅速发展背后,亟须正视安全风险与供应链建设两大问题。预制菜从餐饮到工业化生产需要跨越产业链安全、风味标准化还原、专业装备创新、标准建设、冷链物流等多道门槛。因此,该产业当务之急是增强科技创新意识,以坚实的科学根基支撑产业的稳健发展。
热点二:“海克斯科技”
——食品添加剂再度被妖魔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网上走红的有关“海克斯科技”视频内容并非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更大程度上是短视频博主为博眼球和赚流量专门拍摄的,夸大和扭曲了实际情况,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违规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政府相关部门应规范净化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舆论氛围。
热点三:“土坑酸菜”
——产业链安全不能有“坑”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单杨:
“土坑酸菜”由于管理粗放、卫生条件差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食品工业需求,高浓度盐水排放也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压力。遭“3·15”晚会曝光后,当地政府引导农户和企业积极落实整改措施。目前已回填土坑6358口,新建标准腌渍池1365口,落实订单种植面积17万亩。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初加工规范体系,强化酸菜加工过程的监管。
热点四:金银箔粉
——食品“镶金镀银”不可取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
食品中金银箔粉的添加量一般非常小(毫克级别),不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然而,金银不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我国没有批准将金银箔粉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也未允许其作为食品原料使用。消费者应树立科学理性的饮食消费观念,注重食品安全、美味和营养,不要被含金银箔粉食品的华丽外表所迷惑,更不要相信其具有保健或治疗疾病的功能。
热点五:大食物观
——未来食品发展重要依托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坚:
树立大食物观,就是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第一,实现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第二,实现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第三,实现食物安全政策由单一的供给侧管理向需求侧管理拓展。食品行业要以大食物观为指引,努力在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为大食物观落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