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龙门桥:是技术,更是文化!

龙门桥:是技术,更是文化!

【建筑名片】

龙门桥

全长303.8米

两岸引线长1309米

桥面车道净宽10米

两侧人行道宽各1.5米

是沟通龙门东西两山的重要通道

【造型古朴典雅】

龙门桥是龙门石窟的标着性建筑之一,1962年建成,距今已有56年的历史了!是连接龙门东西两山的重要通道。它虽历经五十余年风雨,却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模样。

雄伟秀丽的龙门桥如长虹卧波,横跨于伊水之上,飞架于龙门伊阙,连接着龙门东西两山,水光桥影令龙门山色生辉。

【得名:陈毅提字】

龙门桥桥身上镶嵌的“龙门”二字,是陈毅元帅的手迹。1961年10月8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陪同尼泊尔国王来到洛阳。当他们参观完龙门石窟后,工作人员希望周总理能为兴建中的龙门伊河石拱大桥题字。两位领导人谦虚地互相推让,这时,专列的开车时间快到了,周恩来歉意地说:“要不这样吧,现在不写了。回京后,蜜桃成人网站入口商量一下,写好后给你们寄来,行吗?”

次年春,题字果然寄来了,是陈毅元帅的手迹,宣纸上写着斗大的“龙门”二字和“陈毅题”的落款。题字被镌石四方,分别镶嵌在龙门石拱桥东西两端的南北两侧,龙门桥就此得名。

【桥梁奇迹】

1960年5月总投资400多万元的龙门桥正式动工。作为当时世界上拱圈最薄的大跨径石拱桥和省内单跨最大的石拱桥,龙门桥可以说是桥梁史上的一个奇迹。石材在采石场锻造好型号后,运到工地后可直接使用,很少需要返工。而且,龙门桥比当时国内同跨度石拱桥的拱厚减少了一半,水下基础采用不对称的布局形式,使墩、台尺寸较往常大大缩小,避免了庞大的墩、台外形给全桥造型风格带来的不统一。 1962年11月20日,龙门桥建成通车。

【龙门地标 纵览伊阙美景】

2000年,龙门石窟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此前的环境评估时,国内外专家对龙门桥赞誉有加,他们称其典雅古朴的风格与龙门石窟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正是因为龙门桥的建设,龙门石窟、香山寺和白园三处景点有机融合为一体。站在龙门桥上,西山巍巍,白园幽幽,水声潺潺,使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同时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龙门桥已变身为龙门石窟的一座旅游观光桥,桥栏杆处雕刻有300多个仿龙门石窟雕像。这些雕像多选取自莲花洞、古阳洞等著名洞窟,因此来到龙门石窟,驻足雄伟的龙门桥,远观可欣赏到龙门“两山夹一水”的标志景观,近观这些龙门桥的仿真雕像能让人对龙门石窟的石刻艺术有着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