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 >> 中国天然气工业的摇篮

中国天然气工业的摇篮

1958年6月, 四川石油管理局成立,开始在四川盆地开展大规模勘探开发天然气。

1963年,四川盆地建设了国内第一条专门输送天然气的巴渝输气管道。该管道起于巴县石油沟,止于重庆化工厂,管径为426毫米,全长54.7公里。

1966年年底,威远构造探明储量达400亿立方米,这次会战找到四川第一个陆上整装大气田——威远气田,并成功打出了我国第一口横穿油层的拐弯多底井和第一口水平多底井。川中威远气田成为60年代中国最大气田。

1976年4月,位于四川东部地台区的武胜县完成了中国第一口超深井“女基井”,井深6011米。

1977年10月四川相国寺气田首次在石碳系发现高产气井,奠定四川大气田的基础。位于重庆市江北县,系川东断褶带西南部华蓥山背斜带向南延伸的帚状分枝中最东侧的一个背斜构造。1960年开始钻探,1963年在二叠系获工业气流,1977年10月于构造主高点,发现石炭系高产主力气层,天然气质纯,甲烷含量高达98%。

1977-1981年,中石油先后在17个构造上钻井43口,获气井21口,发现相国寺、卧龙河、张家场、福成寨、雷音铺5个工业气田,形成石炭系勘探的高峰。

1995年,在川西北发现白马庙-松花侏罗系次生气藏。同年,在川东北渡口河勘探石炭系时钻遇飞仙关鲕滩气藏。

1999年中国石油改革重组成立西南油气田公司,主要负责四川、西昌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管网集输和终端销售,以及中国石油阿姆河项目天然气采输及净化生产作业。

中石化在川油气勘探取得突破

2001年8月,马永生院士及其团队向中国石化总部提出普光1井的部署方案。得到总部领导和专家的认可后,普光1井于同年11月开钻。经历了长达一年半的煎熬,2003年5月,当普光1井打到5700米设计层深时,在海相礁滩储层终于喜获103万方工业气流,拉开了普光气田勘探开发的大幕。2004年,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分公司向国家储委上交探明天然气储量1144亿方,普光气田成为四川盆地第一个千亿方级大气田。2008年年底,普光气田探明储量增加到4122亿方(约相当4亿吨石油),成为国内最大的整装海相碳酸盐岩大气田,储量丰度居全国同类气田之首,其储量价值达1929.83亿元。普光气田为中国第一个年产超百亿立方米高含硫大气田,建有亚洲第一、世界领先的现代化天然气净化厂,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开发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核心技术的国家。

2003年5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局和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西南分公司成立。西南石油局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为中国石化国内上游油田企业,主要负责四川盆地及周缘地区油气勘探开发与销售业务。

2006年,四川油气田油气当量超过1000万吨。

2007年8月,国家“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开工建设。2010年3月,川气东送管道投入运行。川气东送引总投资626.76亿元,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达州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6省2市,管道总长2170公里,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9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1/7。

2007年11月, 中石化元坝1井试采获日产天然气50.3万立方米, 由此拉开元坝气田大规模勘探序幕。元坝气田位于四川省广元、南充、巴中境内,第一期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59立方千米,是迄今为止国内埋藏最深的海相大气田。元坝气田于2011年8月底正式开建,至2023年12月29日,元坝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突破160亿立方米。其中,为长江中下游输送天然气超过100亿立方米。

2013年1月,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与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单位参与的“特大型超深高含硫气田安全高效开发技术及工业化应用”,以及一个专用项目获得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页岩气助力川渝盆地天然气工业发展

得益于美国的页岩气开发浪潮,2010年以来,国际能源企业在中国也掀起了一股合资勘探页岩气的浪潮。包括壳牌、BP、康菲、埃克森美孚、雪佛龙、Eni石油公司在内的多家外企纷纷与中石油、中石化签订页岩气合作区块。

中石油页岩气发展

2010年8月。中石油西南油气田钻探宁201井时,发现了页岩气。一年后,新钻的宁201-H1井获测试日产量14万立方米,成为中国第一口具有商业价值的页岩气井。

2014年,长宁区块页岩气产量达到1亿立方米。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产业示范区页岩气日产量达700万立方米,产能超既定目标,标志着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建成中石油首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2023年9月,中石油在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也获得重大进展,在长宁-威远和太阳区块新增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7409.71亿立方米,累计探明10610.30亿立方米,形成了四川盆地万亿方页岩气大气区。

2023年5月7日,长宁页岩气田累计产量突破100亿立方米,为中石油第一个累计产量超过百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

中石油川南页岩气开发包括长宁、威远和昭通区块。其中,长宁-威远区块属于西南油气田;昭通区块属于中国石油浙江油田。

中石化页岩气发展

2012年11月,中石化在位于重庆涪陵的焦页1HF井钻获高产页岩气流。初步评价涪陵页岩气田埋深小于4500米的有利区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页岩品质优、分布广、厚度大、丰度高、埋深适中,为典型的优质海相页岩气。

2013年9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准设立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11月,中石化启动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开发试验井21口,截至2013年,已建成页岩气产能6亿方/年。

2014年3月24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中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将在2017年建成中国首个百亿方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这标志着中国页岩气开发实现重大战略性突破,提前进入规模化商业化发展阶段。

2015年10月,经国土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评审认定,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新增探明储量2739亿立方米。至此,这一国内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探明储量增加到3806亿立方米,含气面积扩大到383.54平方千米,成为全球除北美之外最大的页岩气田。

2018年1月,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涪陵大型海相页岩气田高效勘探开发”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18年4月,中国石化与重庆市政府在重庆联合举行涪陵页岩气田百亿方产能基地揭牌仪式,标志着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如期建成100亿立方米年产能。

四川盆地是常规气、非常规气“双富集”气区,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的23%和26%。目前,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1/4,未来四川盆地天然气产量占比将提至1/3。四川盆地的常规天然气和页岩气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不断刷新蜜桃成人网站入口的认知,不断创造纪录。随着页岩气开发的推进,四川盆地油气工业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助力中国能源结构调整。

来源:天然气咨询

本公众号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