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绍尹/综合报导
自今年11月1日起,细胞治疗CAR-T纳入健保给付,治疗淋巴癌、血癌,将采为期2年的暂时性支付,药价高达新台币819万元、预估每年可受惠100人,每年需挹注约8亿元。
中央健保署署长石崇良今(2)日宣布好消息,11月正式将CAR-T细胞免疫治疗药品纳入健保,适应症为“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两类癌患,每年约有百名患者受惠。CAR-T药物健保核价为819万元,加上细胞收集、治疗住院等,患者可省下近千万的治疗费用!此治疗暂时性支付2年,之后再视临床治疗成果再评估是否继续给付。
卫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险署长石崇良今天在记者会致词,分享昨日观看导演魏德圣电影816《BIG》心得,电影中白血病小女孩化疗无效、骨髓移植失败而病逝。“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今天,她还能选择CAR-T。”今后相关疾病治疗多了一个新的选项。他也向魏德圣喊话,可改写结局。
中华民国血液及骨髓移植学会理事长李启诚表示,健保给付的CAR-T细胞免疫治疗药品,若患者属于“25岁以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或“成人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且经过两线标准治疗后,若治疗反应仍不佳或发生复发,即有机会符合健保给付资格,大幅提升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可近性。这让过去因为无法负担千万药费而无法获得适切治疗的患者,也有机会在癌末阶段力拼长期存活甚至治愈。
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秘书长、台大医院内科部血液肿瘤科医师黄泰中说明,CAR-T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高度个人化的治疗,需要先透过白血球分离术取出患者的T细胞,再透过基因工程将可以辨认癌细胞的基因序列植入患者自身的T细胞,并透过大量复制,集结出一支装载GPS导航系统的免疫大军,将CAR-T细胞注射回患者体内后,使其可以精准扑杀癌细胞。
石崇良谈及CAR-T治疗费用,以美国为例,需要花费新台币1500万元左右,健保核价819万元,适应症皆纳入支付,但因要价高昂,给付条件限缩,多数化疗有效者并不在适用范围,仅化疗无效或骨髓移植失败者可用,预计每年100人左右受惠,健保年增支付约8亿元。CAR-T细胞免疫治疗给付之后,不仅病人多一个机会,对于台湾医疗也是提升,让细胞治疗落地于临床治疗,目前包含台大医院、台大癌医、林口长庚、中国附医、中荣、高医附医、花莲慈济等北中南7家医院通过可执行此医疗。
高昂的CAR-T细胞免疫治疗采暂时性支付,石崇良说,暂时性支付目的是加速患者使用突破性治疗产品,同时收集真实世界资料,CAR-T治疗暂时性支付为期2年,期间将评估临床实际治疗效果,再进一步决定是否继续支付,或当其中1种癌别效果较差,可能调整给付对象或给付价格。
暂时性支付现阶段为健保总额支应,未来规划成立新药基金,建立总额以外吸纳暂时性支付费用。据统计,目前共4种病别纳入暂时性支付,包含即起纳保的淋巴癌及血癌CAR-T治疗,再者是胆管癌、非小细胞癌及神经母细胞瘤等罕癌尚未完成第3期人体临床试验的疗法,今年累计花费19.02亿元。
癌症希望基金会董事靳秀丽表示,“新药新科技给了癌症患者希望,但天价药费却令人心碎”,很开心见证CAR-T治疗通过健保给付,让符合资格一般家庭也能获得适当治疗,患者不用再因无法负担药费,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或家人被癌症夺走健康与生命。